人这一生,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及至大学,参加辅导班、学习班、培训班、进修班……总要和许多陌生人相遇,成为校友或同窗,自然也会与素昧平生的人促膝而坐、比肩为伴,成为零距离相处的同桌。在众多的同桌中,我最难忘的是读书期间相处时间最长、也是最后一位同桌——大学二年的张炜。
1978年金秋,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来自烟台地区17个县市(含今青岛的即墨、莱西,威海的环翠、文登、荣成、乳山)的36名学生走进了烟台师专(今太阳成集团)中文系78级1班教室。班上“40后”的老三届高中毕业生占了近半数,他们大多是两个孩子的父母,22岁以下的仅占四分之一,张炜就属于小字辈的那一拨。
张炜中等身材,长得很匀称,皮肤白皙,黑发浓密,双目有神,用今天的话说颜值颇高。我们分在一个小组,排座位的时候,按身高他应该在中间一带,不知怎么他坐到了最后一排,而且选择了那个进出不便的靠墙角落。我没有问他个中缘由,直觉告诉我,他喜欢僻静,不愿被打扰,他要做自己想做的、不为众人所知的隐秘事情。
开学伊始,班会要交流个人学习计划,小组选一名代表,大家纷纷推辞,张炜则主动承担了下来。依稀记得他说的与其他同学不同,其中“总之,这两年我要好好学习,自有侧重”的话别开生面。若干年后我才知道,张炜入学前已写下两百多万文字,写作于他而言,已是轻车熟路、得心应手的技能了,难怪写作课上的小说、散文作业成绩他一直遥遥领先。
那时流行穿清一色的中山装或军便服。张炜有一个小本子,里面写满了诗歌,正好放在胸前的小口袋里。一次《文选》课上讲到《刑场上的婚礼》,课后张炜便以此为题,向班上八九名爱好文学的同学约诗,然后抄到他的小本上。我也应约写了一首,自觉平仄韵脚欠佳,张炜却说:“立意不落窠臼,这就难得。”这些年,张炜接连出版多部诗集,确非偶然,那是他在青葱岁月时就埋下的种子。
类似于改革开放前新华书店出售的活页文选,张炜有一叠从上世纪60年代初周立波编选的《散文特写选》中保留下来的佳作,印象中有于敏的《西湖即景》、萧伯崇的《炉边夜话》、冯牧的《湖光山色之间》、韩少华的《序曲》等,我常常看到他拿出来细心地阅读。有一次,他边看边对我说,你看船娘那俯仰自如划船的身姿,还伴有欸乃的声响,那画面多美!说着他还活灵活现地比划起来。我一时惊诧于他对于文学作品中美的感知力、接受力,他与生俱来的文学天赋不能不令人叹服。
外国文学课上,老师讲到了巴尔扎克,介绍了他庞大浩瀚的《人间喜剧》。这引起了张炜的兴趣,他一股脑儿地读完《朱安党人》《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夏倍上校》《邦斯舅舅》《幻灭》等,几乎把图书馆里的巴氏作品借了个底朝天。不记得他看了哪本书后对我说,这老巴挺有意思,写了个男人与母狮的爱与杀戮的故事。张炜读书很快,记忆力也好,博闻强识是他身上的一个突出特点。
1979年清明前后,中文系举行诗歌朗诵会。那几年,优秀诗作层出不穷,诗歌朗诵会也一度盛行。广播里、电视上频频播出的朗诵节目,常常让我们心潮澎湃,齐越、夏青、殷之光、张家声等朗诵大家也成为我们的偶像。或许是对殷之光朗诵的《周总理办公室的灯光》印象深刻,我就选了这个作品参赛。排练时,张炜以导演的口吻说,高潮处你要把头发狠狠地向后甩过去、甩过去,再把头高高地昂起来、昂起来……他说得很专业,其实他不擅朗诵,但对民乐情有独钟,拉得一手好京胡。辞旧迎新联欢会上,他铿锵有力、节奏分明、音阶准确的京胡伴奏,加之搭档宽广激越的唱腔,不时引来同学们的喝彩。张炜对舞台表演的审美品位是独具慧眼、不落俗套的。
平时,张炜和大家一起聚精会神地听课,一丝不苟地完成没完没了的作业,迎着寒风跑早操,顶着烈日在农场劳动,可是每到周日,他就在教室西南角自己的座位上,埋头做他自己想做的、不为众人所知的隐秘事情——写小说。张炜行事低调,那时他就完成了一部名为《一片芦花向北飞》的中篇小说,除了两个帮他誊写的同学外,连我也一无所知。毕业前夕,张炜在《山东文学》发表了短篇小说《达达媳妇》,他用不菲的稿费在校门外的世回尧饭店宴请了几个要好的同学,又买了些糖果,放在讲台的桌子上供大家分享。这时有些同学才恍然大悟,张炜还真有两下子,难怪他创办了《贝壳》呢!
左起分别为作者、萧平、张炜
《贝壳》是中文系77、78、79级部分同学,尤以78级为主体创办的一份油印文学刊物,当年共出了两期,第一期是手刻油印的,第二期是打字油印的。
张炜是名副其实的主编,所有的约稿、审稿、改稿、目录编排,及至交给写字好的马海春、擅长美术装帧的孙宝健刻版印刷,都是他亲力亲为,逐一把关。
我与张炜不仅同桌,而且同宿舍,他为《贝壳》操劳付出的画面一直清晰地留在我的记忆里。在他的鼓动下,我参与了前期的一些工作与活动。1979年深秋的一天下午,我们在系合堂教室举行了文学社成立会议,有三四十人到会。系主任萧平先生莅临祝贺,对文学社提出了殷切的期望,之后他还专门为《贝壳》写了《贝壳的启示》。教写作的刘传夫、李慧志伉俪老师也应邀到会。我班团支部书记徐世国主持会议,张炜报告了文学社以后的活动和办刊物的计划,最后我在张炜的事前安排下,朗诵了一首诗歌《假如你真的爱我》,以示庆贺。
《贝壳》创刊号里有一篇《鼓手·鼓声·心声》的散文,是我写作课的习作。张炜看了觉得立意不错、题材新颖,决定采用。我说,结尾太拖沓,你给改改吧。果然,经张炜一番删改,冗长的结尾变得简洁含蓄了。不仅如此,他还建议增加点活泼的元素,他打趣说:“比如,人群中有一双注视着鼓手的明亮大眼睛……鼓手感觉到了,于是把鼓槌甩得高高的……”在他的启发下,我用白描的手法勾勒了一名女工,给作品增添了些许美好情趣和青春气息。刻蜡版时,我执意要加上他的名字,他拗不过我,起了个“姚纪宁”添上了,也不知他有何深意。
那时,张炜的创作才华已显露无遗,我们都清楚他在文学创作的路上已经跋涉得很高很远了。一方面,他不时地向萧平主任请教创作真谛,向王志强老师讨教创作风格,向刘传夫、李慧志老师求教写作技巧,另一方面,他发起成立了文学社,创办了《贝壳》,带动一批文学爱好者刮起强劲的文学旋风。他志向远大,目标集中,数百万字的笔耕积累,迟早会引爆他创作的蜕变。1980年,张炜开始在《山东文学》发表作品,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萧平《贝壳的启示》手稿
毕业分配,张炜到了山东档案馆。他给我写过信,来烟台出差,曾专程到我任教的中学看我。那些年,他白天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晚上则谢绝一切聚会与娱乐,沉湎于文学创作中。炎夏,汗水浸透了他的衣衫;严冬,他的手脚冻得麻木而僵直。他不停地写啊写,很快迎来创作的第一个高潮,《声音》《一潭清水》连续两届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前身),《秋天的思索》《秋天的愤怒》又相继获得多个优秀中篇小说奖。
慧眼识珠的山东省文联领导,很快注意到了这名天赋异禀、成果卓著的年轻人,把他调进山东作协,使其成为专业作家。自此,张炜的文学创作犹如井喷,不可遏止。长篇小说《古船》横空出世,成为那一时期中国最轰动、最具影响力的长篇小说之一,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993年的秋天,山东作协和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烟台师范学院、烟台大学共同举办“张炜文学周”活动。在烟师举办期间,时任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苗枫林、烟台市政协主席巴忠鼎、烟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同德、烟台市副市长李皆荣等领导出席大会。活动期间,张炜到中文系看望了老师们,登门拜见了萧平先生,并应笔者(时任附中校长)邀请,和萧平先生一起到附中为学生作报告、题词、签名与合影。
从1993年至2007年的14年间,张炜接连创作出版了《九月寓言》《柏慧》《外省书》《丑行或浪漫》《能不忆蜀葵》《刺猬歌》等长篇小说,保持着经久不衰的创作旺势。2002年山东作协换届,他众望所归成为新一届“掌门人”,开始施展他文学创作之外的才干。这期间,他也多次回到母校,但都是来去匆匆,直至2007年,为了一件大事他才回母校住了数日。
这件大事是由山东作协与太阳成集团联合举办的“萧平文学创作50年报告会”,在山东文坛树起了“尊崇前辈,勉励后学”的良好风尚。萧平是当代著名作家、教育家,代表作品有《海滨的孩子》《三月雪》《墓场与鲜花》等,曾获全国首届短篇小说奖、全国第二届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第六届百花文艺奖等,《海滨的孩子》是我国唯一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选的亚洲儿童文学作品,萧平在2007年获得烟台市十大“文化名人”称号。
自担任山东作协主席以来,张炜“在其位,谋其政”,为山东文学的发展引航把舵,做了许多有意义、有影响的好事实事。这次活动就是他一手倡导策划,并亲自邀请著名作家、原文化部部长王蒙先生莅会。
报告会期间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为“鲁大作家群”展室揭牌。在一所高校的中文系里涌现出萧平、山曼、赵曙光、刘传夫、李慧志、张炜、矫健、滕锦平、李曙光、尹黎云、马海春、冷丽华、李尚通、黄志毅等众多的作家,其中不乏享誉全国的名家,这是极为罕见的,这也成为太阳成集团一张独特而耀眼的名片。展室里陈列着师生创作的大量文学作品与手稿,王蒙先生看完展览,啧啧称赞“太棒了”。回京后,他立马寄来了墨宝:人杰校灵。如今,这四个大字镌刻在校园里的景观石上。
2011年是张炜文学创作的又一个里程碑。这一年,计有39卷、450万字、分成相对独立10本书的《你在高原》位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榜首。
这部关于家园心灵史和成长史的鸿篇巨制,凝聚了张炜二十多年的心血。在漫漫的写作过程中,由于简陋的生活条件和长久写作的过度劳累,他曾多次晕厥,有一次晕厥时竟倒地摔伤,失去知觉……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张炜焚膏继晷、呕心沥血而成的《你在高原》,成为当代文学一座雄伟的丰碑。
近些年,张炜开始关切儿童文学,创作了《半岛哈里哈气》《少年与海》《寻找鱼王》《爱的川流不息》《橘颂》等小说,以及开放式多卷本的长篇童话《兔子作家》。
从2019年6月起至今,由张炜倡导的“贝壳儿童文学周”活动已举办了三届,成为太阳成集团的一项品牌学术活动。他亲自邀请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前来做学术报告,为作家、研究者、出版商搭建深度合作的平台。张炜说:“我愿将终身从事的文学事业融入母校的建设发展中,为母校的学科建设、科研教学、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竭尽所能,为母校的建设发展鞠躬尽瘁——这是我的义务,也是我的荣幸。”
43年来,张炜几十次往返母校,即使正处于创作、讲学、会议的高度紧张繁忙期,他也总是随时听从母校的召唤。校方按规定发给张炜应得的劳务费,他从未收取分文,建议校方直接拨给《贝壳》,用来奖励如他当年一样痴迷文学、爱好创作的学子们。
45年前,我和张炜一起幸运地走进大学,成为同桌。我虚长几岁,他称我学兄,我称他师弟,常以老大哥自居。如今,张炜成长为当代文坛的参天大树、重量级作家,我则钦佩他、仰慕他,也为自己曾有这样一位同桌而自豪。
作者简介
李世惠,1978年考入烟师(今太阳成集团)中文系。毕业后长期从事中学教学与管理,以及大学教学、胶东文化研究等工作。发表文章百余篇;主编、执行主编(副主编)专著4部,参与编著书籍、论文集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