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人物
张炜,原籍山东栖霞,1956年生于山东黄县(今山东龙口),1978年毕业于烟台师专(今太阳成集团)中文系。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茅盾文学奖获得者。
1973年开始文学创作,著有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言》《刺猬歌》《外省书》《你在高原》《独药师》《艾约堡秘史》《河湾》等22部,中短篇小说150余篇,散文及诗学著作30余部。
作品先后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2年度、1984年度,鲁迅文学奖前身)、“八五”期间优秀长篇小说奖、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世界华语小说百年百强、茅盾文学奖、《亚洲周刊》全球十大华文小说之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具影响力的长篇小说”等众多奖项。
张炜是中国最具创造力和影响力的当代作家之一,作品先后被译成英、法、德、日、意、西、俄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四十余种文字。在众多高校的文学史教科书中,张炜及其作品都居重要章节。
近年来的作品有:2020年出版《我的原野盛宴》《思想的锋刃》《斑斓志》《张炜文集》(50卷)等;2021年出版《不践约书》《文学:八个关键词》等;2022年出版《铁与绸》《唐代五诗人》《河湾》《橘颂》等。
金秋时节,大地原野一片瓜果累累谷满仓的丰收景象。在这样的季节采访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张炜先生,脑海中自然而然地跳出一串儿他笔下的秋天意象,来自小说《一潭清水》《秋天的思索》《秋天的愤怒》……
这些张炜早期的中短篇小说,作家给予了我一位大地歌者的形象。后来读他的《古船》《九月寓言》《你在高原》等长篇小说,以及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他关于人文精神大讨论的文章,作家那种坚守诗意大地,拷问社会、历史、人性的深沉与忧愤,又给予了我罗丹雕塑《思想者》的形象。
然而,用一种形象来认知张炜,必然是失之偏颇的。面前的张炜,目光纯净深邃、语调温润谦和,有一种如水般让人安静的力量。先生如水,是至柔的,也是至刚的。他创作50年、发表作品2000万字,在才华与抱负之外,若无过人的自信力与强大的意志力,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
张炜和他的作品是当代文学中的“庞然大物”,是改革开放40年中国文学的健康力量、积极力量。这是在2019年“张炜与中国当代文学”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众多高校和科研院所数十位专家和学者的共识。
近日,赴北京参加人民文学出版社主办的“满目青绿,生命交响——张炜古诗学盛宴”主题对谈会归来,张炜先生应约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一
研究古诗词怎么有趣怎么讲,怎么通俗怎么讲,是值得警惕的现象
记者:张炜先生,在您文学创作50周年之际,人民文学出版社最近推出了“张炜古诗学六书”。您刚刚赴京参加的“满目青绿,生命交响——张炜古诗学盛宴”主题对谈会也与之有关。您为何要投入巨大精力进行古诗学的研究?
张炜:这六本所谓的古诗学的书,跟我写诗的关系很大。我要寻找现代自由诗跟中国古诗之间的关系。要接上这个传统,需要我去了解。但是这个了解的过程可以说是越走越远,最后用20多年的时间,完成了六本书。
这六本书中涉及的诗人和诗,都是中国传统的大经,不是一般的经典,关于它们的文字汗牛充栋。所以,这个题目很容易重复别人的看法、观点、故事,哪怕添那么一点新的东西,都非常困难。
我很看重“个人性”:必须要有个人的见解、偏僻的见解,要建立一个非常便捷、通俗的路径。研究古诗词,有两点要引起警惕:一是教科书对李白、杜甫、陶渊明、白居易等的窄化、片面解读。二是网络时代将古诗人传奇化、娱乐化、符号化,怎么有趣怎么讲,怎么通俗怎么讲,是一种令人近乎厌烦的现象,歪曲了古人的本意。
我的目标是要保证全书是诗性的表达,一定要努力表达自己品咂出来的个人见解。在这个基础上,又要人人可读,不给人很高的门槛感,完成通俗性与诗学品格的结合。
二
在我眼中,就一个人的成长而言,没有什么元素比故乡更重要的了
记者:满目青绿,蓬勃的生命活力,在一个人的故乡和童年往往记忆最为深刻,故乡和童年也是很多作家创作的母题和源泉。在您早期的诸多中短篇小说,后期的儿童文学如《半岛哈里哈气》《寻找鱼王》《我的原野盛宴》,甚至《九月寓言》这样的经典长篇小说,都有极明显的故乡和童年的印记。
对您而言,故乡——龙口、栖霞乃至烟台、胶东的风土人情,童年的成长经历,对整体创作有着怎样的影响?
张炜:在我眼中,就一个人的成长而言,没有什么元素比故乡更重要的了。写作者的一支笔总是围绕着故土。有时书写的内容似乎远离了,但精神内核、文字中弥漫的气息,总是服从于生命的轨迹。出生地的这片水土化为了人的血脉,循环流淌,每个人几乎没有什么例外。
烟台的自然环境是至美的,我们对这里的保护和爱惜,无论付出多少都是应该的。大地山水从根本上决定了人的生活品质,更包括他们的精神风貌。
三
外部的呼应和支持很重要,但杰出作品成立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它优异的质地。
记者:如果用一棵大树来形容您的文学成就,您是否记得是何时播下了那颗文学的种子?您曾说过最初希望成为一名诗人,但给您带来巨大声望的却是小说,20多岁便两获“全国中短篇小说奖”,不到30岁就发表了轰动文坛的《古船》,后来不断有新作获得各种文学奖项,包括茅盾文学奖。您如何看待不断获得的这些文学奖项和他人的认可鼓励?
张炜:从事任何事业,来自他人的鼓励和帮助都是重要的,应该感谢并谨记在心。我初中时期有一个爱好文学的校长,那时是上个世纪70年代,他竟然在校内办了一份油印文学刊物,这在当年多么不可思议。我开始写诗,并从那时初晓“文学”与“发表”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最早的启迪和诱惑,对我至关重要。
作品的“发表”和“得奖”,其意义在于自己的精神活动得到了外部的呼应和支持。但无论是多大的声音和援助,其作品本身的品质和价值并不会因此而改变。得到鼓励和赞赏的缘由会有很多,可是杰出作品成立的理由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它优异的质地。由此看,再多的肯定和奖赏,都不会让一个好作家变得骄傲和轻浮,当然也不会让一个平庸的作家变得非凡起来。
所以,写作者一方面要感谢他人的认可与赞许,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即要永远保持一份这种工作所必需的诚恳和勤奋。要始终相信艰辛的劳动和自我苛刻、不懈的追求、对真理的热爱,这才是最不能缺失的条件,是向上与向前的基础。
四
《古船》的力量在于青春,《九月寓言》是更成熟的生命表达;在告别青春的交接点上,则产生了《你在高原》
记者:22部长篇小说奠定了您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少年时代读您的《古船》,震撼于小说沉郁的思想性、批判性,对逝去时代残酷一面的秉笔直书。《九月寓言》的浪漫主义、魔幻色彩,很容易让读者氤氲其中,反思到人与自然的现实命题。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大河小说《你在高原》作为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史诗性小说,沉重、厚实与博大,读来有一种让心灵告别喧嚣、归于宁静的力量。
您能回忆一下这三部代表性作品分别是在什么环境下创作的吗?创作中最大的困境是什么、又是什么力量帮助您完成了对这些杰出作品的挑战?
张炜:这三部作品的写作,在我心中的记忆是深刻的,因为它们产生的过程很难忘怀。那是一种深深的沉浸,心灵的孤独或喧哗,享受或痛苦。它们的影响,仅就阅读层面,在自己的诸多作品中也是突出的。
《古船》的力量在于青春,《九月寓言》是更成熟的生命表达;在告别青春的交接点上,则产生了《你在高原》。从青春期走出,走向了苍茫的前路、辽远和无测,会有无数的想象和倾诉,所以这十卷书很长。
这三部书的相同之处,就是写作时的全力以赴。写作者也唯有这样。我觉得文学可能是自己所遇到的最困难的工作,而没有之一。
五
我不太重视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所谓“界限”,如果有,也不像想象得那么大
记者:最近十多年来,差不多是在您55岁之后,除了三部长篇小说《艾约堡秘史》《独药师》《河湾》外,您有较大精力用在儿童文学创作上。您陆续推出了《半岛哈里哈气》《少年与海》《寻找鱼王》《兔子作家》《橘颂》《我的原野盛宴》等作品,其真实自然之美、艺术成就远超一般童书。
读这些带有大自然地域风情的作品,感觉您创作时可能也是充满了愉悦的,这些作品是不是您到了一定年龄时的产物、有不得不写的创作冲动?您是如何看待儿童文学和自己的童书创作的?
张炜:我自20世纪70年代初就在写所谓的“儿童文学”,这对我不是新事物和新工作。有时写得多一些,有时写得少一些。人上了年纪,会更爱孩子,于是写给他们的文字就多起来。
我不太重视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所谓“界限”,如果有,也不像有的人想象得那么大。只要是文学,其根本标准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语言艺术所要秉持的水准。写给少年的书可能有更大的难度,而不是相反。有人认为“儿童文学”就是“幼稚”与“浮浅”的同义语,这是误解。
六
诗的写作,处于我全部文学工作的中心,更是一种内在的推动力
记者:您的作品,除了诗歌,包括散文、小说的语言也都有一种诗性,这是您的文学审美追求吗?您不但进行诗歌创作,还陆续出版了很多诗学研究专著,这些作品往往打破读者的传统认知。您研究诗人与诗,而您本身也是一位写作者,这种研究打通古今,代入了很多您个人的体悟。这种诗学研究跟您50年的创作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张炜:诗总是居于文学与艺术的核心。无论是什么文学体裁,一旦缺失了诗性,肯定是末流的。文学的表达形式各种各样,但核心同一,那就是诗。所以,写作者直接写诗是最正常不过的,专注于诗和诗人的研究也是同样的道理。
诗的写作,处于我全部文学工作的中心,更是一种内在的推动力。我采用的表现方式可能是小说,也可能是散文、戏剧或其他,这不过是一种路径而已。它们通向的高处、它们抵达的顶端,一定是诗。
七
我的文学生涯忍受的最大挫折,就是从忙于日常事务转到文学创作,意志力难以经受考验的时刻
记者:从海滨丛林的少年走到今天,我用“苍茫辽阔”来形容您50年来取得的文学实绩,还有未来的不可预知性。漫长的50年创作路,您的写作状态是怎样的,遇到过的最大挫折是什么?日常您的写作时间是怎么支配的,接下来的写作计划是什么?
张炜:我50年的写作经历,前20年是业余的,后30年是专业与业余参半的。纯粹的“专业写作”几乎没有。总是忙于日常事务,能连续多日坐下来读和写太不容易了。可文学创作,又必须安静下来,专心致志。这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从一种状态调整到另一种状态,需要强大的意志力。
我的文学生涯忍受的最大挫折,就是这种意志力难以经受考验的时刻。我一年中用来写作的时间不多,集中使用的时段不会超过三两次。随着年龄的增长,写得会越来越少,读书量也在减少。我注意到所罗门王的一句名言——著书多,没有穷尽;读书多,使人疲倦。这里的“多”有泛滥之意。精而少,这是关键。
八
摆脱碎片化的电子阅读是写作人的一种基本功,此功一废,其他全废
记者:现在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数字阅读已成为一种潮流。而数字阅读的一大特点是碎片化,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张炜:查阅资料多要借助电子工具,看新闻也可以。读文学、学术著作,还是需要纸质书。
摆脱碎片化的电子阅读,这是写作人的一种基本功,此功一废,其他全废。阅读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九
在网络上流动的大量文字堆积的所谓“文学”,大多与文学没有什么关系
记者:短视频、直播等改变着人们的娱乐休闲方式,今后又有人工智能ChatGPT 等软件对写作行业带来挑战,您如何看待这类变化对读者、作家和文学自身的影响?您如何评价已发展20多年、成绩斐然的网络文学?
张炜:网络只是文学的一个发表园地,而不是一个品种。有人认为会有特殊的“网络文学”,甚至给出特殊的评价标准,并给予专门的研究,这其实是不成立的。文学只能有文学的标准。在网络上流动的大量文字堆积的所谓“文学”,大多与文学没有什么关系。文学写作是极为复杂和高级的精神运思,是难以言说的感悟性和逻辑力之间统谐交互而得以呈现的一个微妙过程。这是数字运算永远不可能完成的。
十
国内外众多著名作家、评论家、学者给予张炜深切关注和高度评价
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国内外众多著名作家、评论家、学者给予了张炜持续、深切的关注和高度评价。
著名作家王蒙评价:“张炜是中国当代最富创造力和用心灵写作的作家之一。他是纯文学园地上执着的坚守者;是一位充满深情和深挚的忧患感的书写者;他始终以理想主义的诗情而高歌低咏。他的作品总是有着一股导人向善的力量和一贯的道德激情,直指灵魂和生命。”
著名作家、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评价:“在三十余年文学创作的历程中,张炜对文学始终葆有一颗赤诚之心、虔敬之心,孜孜不倦地大量读书,潜心有难度的写作,有时不惜将自己逼入困境。”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评价:张炜“是我们这个时代作家里面,一个勤奋的劳动者,深刻的思想者,执着的创新者”。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清纯——像一潭清水一样,像天籁的《声音》那样一种清纯干净的写作,慢慢地发展到像《古船》那样的厚重、像《九月寓言》那样的华丽、像《刺猬歌》那样的尖锐、像“高原系列”那样的宽阔,张炜的创作脉络是非常清晰的,他在思想上的不断蜕化很值得赞许。
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严家炎在高等教育教材《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中评论:“张炜是思想底蕴上最为深厚和深邃的小说家之一,自鲁迅以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像张炜这么注重作品的思想性和哲学内涵的作家,已经不多了。”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瑞典著名汉学家马悦然评价:“在小说《古船》1986年问世后,张炜即巩固了其作为中国伟大作家之一的地位。张炜的小说《九月寓言》被认为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最成功的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