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3日下午,0638太阳集团创意写作班全体同学在顾林老师的带领下就《史铁生文学经典化历程》进行了专题研讨。
顾林老师首先介绍了国内外有关“经典”与“经典化”问题的主要学术观点。其中较为详尽地介绍了以布鲁姆为代表的“本质主义”、以布尔迪厄为代表的“建构主义”,以及童庆炳有关经典化的“六要素”说。接着分为四个阶段对史铁生文学经典化的历程进行了阐述。
第一阶段:经典的萌芽(1978—1985)。顾林老师指出在这一阶段,史铁生作品发表的道路坎坷,但总体看来取得的成绩却不俗。这一时期,史铁生主要还是一个文学的“追逐者”,但也能看出其个性化和创造性的初步显露。事实上,日后被评论界推崇,为大众喜爱的经典之作有五篇出自这个阶段。
第二阶段:经典化的发展期(1986—1991)。在这一阶段,史铁生主要沿着《命若琴弦》(1985)开辟的道路前进。这一创作的转向,一方面源于他对存在问题的关注;另一方面则是受到先锋文学的影响。但史铁生的“先锋”写作相对这一时期其他作家而言,却很受评论界冷落。直到1991年,《我与地坛》的发表带来重大转机。
第三阶段:经典性的初步确立(1992—1999)。这一阶段,史铁生出版了他生平第一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1996)。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是史铁生的集大成之作。但遗憾的是,发表后几近一年时间,没有一篇评论。一年后,评论界才作出反应。孙郁、周国平等学者的高度赞誉和阐释,推进了《务虚笔记》的经典化。1999年,几部权威性的文学史将史铁生纳入其中。顾林老师特别指出,这一时期,文学史编撰者对史铁生的重视,除了史铁生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价值外,与发生在1993-1995年间的“人文精神”大论争也有很大关系。在这场论争中,史铁生与王安忆、张炜、张承志、韩少功、北村等被看作九十年代“灯塔”一样的存在。
第四阶段:经典化的深化(2000—至今)。顾林老师对《病隙碎笔》(1999-2001)和第二部长篇《我的丁一之旅》(2005)进行了详细介绍。指出在这一阶段,史铁生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愈加“神圣”,但这一“神圣”的形象并不是布尔迪厄所说的文化场中“游戏的产物”,而是从史铁生一贯坚持的纯粹的灵魂的写作中生长出来的。
研讨中途,顾林老师为我们播放了关于史铁生的珍贵的影像资料,让我们对史铁生有直观生动的认识,帮助我们真正走近史铁生的生命世界和文学世界。研讨最后,顾林老师指出史铁生文学经典化的本质依据存在于作家作品内部,存在于其文学自身的经典性。
通过此次研讨,同学们对史铁生及其作品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领略到其作品深邃的思想以及高超的艺术表现,并深深感佩于史铁生达观超脱的精神境界。最后,顾林老师说,“一切伟大的经典都具有灯与火的性质,既照亮世界,又温暖人心。”史铁生的作品正是如此。
(0638太阳集团撰稿:戴蕾 刘芮汐 审核:姜岚)